石榴云/新疆日報記者 熱依達
“雖然在塔城只待了一年,但對這里的情感很深,這將會成為我從醫生涯中最寶貴的記憶。”4月26日,榮獲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優秀個人的金俊哲說。
2022年5月,金俊哲作為遼寧省醫療人才“組團式”援疆工作隊領隊,來到塔城地區人民醫院擔任黨委副書記、院長一職。
“到崗沒幾天,我就迎來了在受援醫院的第一臺手術。”金俊哲說。
金俊哲的病人程先生當時被診斷為“乙狀結腸癌,肝轉移癌”,在實施乙狀結腸癌切除術、肝轉移癌七次降期轉化化療后,肝轉移癌明顯縮小,但這個“定時炸彈”始終都是患者及家屬的最大擔憂。
“當時患者肝臟腫瘤位于右后葉,瘤體直徑5厘米,周圍存在壞死及纖維化,與正常肝組織界限不清,并且患者因化療存在低血小板及貧血,加之醫院手術器械條件有限,手術風險較高。”金俊哲說,面對諸多不利因素,他毅然決定為患者進行肝癌切除手術。
經過兩個半小時的努力,手術順利完成,患者術后恢復良好。這不僅是金俊哲在受援醫院的第一臺手術,也是塔城地區人民醫院首例肝癌切除手術、首例腫瘤序貫降期轉化治療后的切除手術。
“既然來了,就一定要為這里留點什么。”金俊哲說。
金俊哲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,要先做好醫療援疆隊伍的管理,再帶動受援醫院管理工作更好地發展。針對援疆醫生學歷水平高、素質強、大部分是技術干部、各專業區別極大等特點,他創建了“周長”工作制。
“這個工作制是讓醫療隊隊員輪流擔任‘周長’,‘周長’在一周任期內主持醫療隊常規工作及管理生活中全部事務。通過‘人人輪流當領隊,人人擔任管理者’的方式,既培養了隊員溝通協調和管理能力,又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和創造力。”金俊哲說。
隨著機制不斷完善,柔性醫療隊員也納入“周長”管轄。金俊哲推行的“周長”工作制突破了單線型管理的傳統模式,形成多向聯系、網狀互動的新模式,解放了領隊的身心,便于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服務基層。
為更好地發揮傳幫帶機制,保持工作連續性,在塔城地區人民醫院與金俊哲的大力支持下,醫療隊的專家們赴額敏縣人民醫院、裕民縣人民醫院、托里縣人民醫院、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人民醫院開展“醫聯體”建設工作,幫助縣市醫院建立區域協同救治體系,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對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能力。
針對傳幫帶工作,金俊哲制訂了老隊員回訪以及“銀齡”計劃,組織專家不定期回塔城舉辦學術講座、會診查房、手術示教等活動,為受援醫院提升學科整體管理水平和技術實力提供有力支持。
此外,金俊哲還帶領醫療隊定期組織巡診義診活動,將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到縣市級醫院,幫助基層醫療機構開展疑難雜癥的診療,極大地帶動了基層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。
“接下來的援疆工作中,我會繼續發揮自身優勢,為塔城的醫療事業作出更多貢獻。”金俊哲說。